山東水境傳感二次供水水質監測系統專為二次供水監測設計的高性能在線水質監測儀器,實時監測、高精度傳感器、多場景適用。GSZ供水水質站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綜合傳感器采集、顯示、分析系統,供水水質監測微系統,由穩流排氣單元、分析測試單元、系統控制單元和遠程通訊單元等組成,具備完善的供電、防雷、網絡通訊等功能。
一、明確監測需求
1. 監測參數:根據二次供水的具體用途和相關標準,確定需要監測的水質參數。
2. 必測項目:pH值、余氯、濁度、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等。
3. 選測項目:總硬度、氯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氟化物、砷、汞、鎘、鉛、鉻等。
4. 增測項目:氨氮、亞硝酸鹽氮、耗氧量等。
5. 應用場景:考慮設備將被安裝的具體環境,如居民小區、學校、醫院、工業園區等,不同場景對水質監測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二、 技術參數
1. 測量精度與范圍:確保設備的測量精度和范圍能夠滿足監測需求。
2. 傳感器技術:選擇采用高精度、穩定性好的傳感器技術的設備,如電化學傳感器、光學傳感器等。部分傳感器還具備自動清洗功能,可減少維護頻率。
3. 數據傳輸與存儲:設備應支持多種數據傳輸方式,如RS485、4G、LoRa等,并具備足夠的數據存儲能力,能夠存儲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數據。
4. 防護等級:考慮到二次供水環境的特殊性,設備應具備較高的防護等級,如IP68,以適應潮濕、高溫等惡劣環境。
5. 低功耗與供電方式:優先選擇低功耗設備,支持市電或太陽能供電,以降低運行成本,尤其適用于無電區域。
三、考慮設備功能
1. 多參數監測:優先選擇能夠同時監測多個水質參數的設備,提高監測效率。
2. 數據記錄與分析:設備應具備數據記錄和分析功能,能夠提供長期趨勢分析和水質管理建議。
3. 遠程監控與報警:支持無線或有線網絡實時傳輸監測數據至監控中心,并在水質異常時觸發警報通知相關人員。
4. 智能化控制:設備應能夠與供水系統的其他智能設備聯動,實現自動化控制和調節。